請不要叫我們“英雄” 杭州日報訊 “愛與責任鑄就偉大勝利。”“你是點點微光,照亮了我在寒冬前行的道路”……昨天上午,市民中心的報告廳裏傳出陣陣掌聲,人們被一個個動人的抗疫故事感動和潸然;這裏正舉行“我的戰疫故事”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的杭州專場活動,8名同志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周建倉,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浙江省援荊門醫療隊ICU領隊,告別妻子赴荊門時,他説:“我們不是去當英雄,我們是去救人……”面對英雄這個稱呼,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浙江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杭州隊隊長林樂清説:“請不要叫我們英雄,我們的名字叫醫者。”林樂清所在的團隊,是浙江省援鄂醫療隊中時間最長、工作量最大、收治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出院人數最多的隊伍。 精湛的醫術只是外力,愛和責任才無所匹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護士、之江院區ECMO治療核心團隊成員高昕,在抗疫的77天裏,在父親的激勵下温暖一個又一個患者時,父親卻沒來得及等她回來;辭別堅守在隔離病房的愛人,寧波市寧海縣中醫醫院手術室護士、浙江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顧麗娜,開始52天的逆流而上。在武漢,顧麗娜和戰友們累計收治患者192人,其中重症患者108人,危重症32人,成功治癒135人。她告訴獨自在家的孩子:“媽媽‘打完怪獸’就回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腦重症醫學科護士、浙江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盧俊倩在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瞬間長大;台州市玉環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副護士長、浙江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吳賽麗,帶領着她的隊伍轉戰3個方艙醫院,累計參與經管新冠肺炎患者1282人,隊伍所有人都保持零感染;90後、援鄂、男護士——温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護士、浙江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謝得力“希望自己能像擎天柱那樣拯救世人”;身處援鄂醫療隊同樣險境的浙江衞視首席記者、浙江援鄂醫療隊隨隊記者石磊,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記錄下英雄們史詩般抗疫的雄渾畫卷……他們的事蹟是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羣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縮影。 “我的戰疫故事”先進事蹟報告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直機關工委、省衞生健康委黨委共同發起,旨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表彰大會精神。來自醫療、疾控、社區基層、香港物流服務宣傳、後勤保障、快遞物流、青年志願者、機關幹部等戰線和羣體的30名代表組成報告團。杭州專場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市衞生健康委黨委聯合舉辦,現場視頻同步直播。 |